close

金色慶典

 

"I'm gonna leave my body.....moving up to higher ground !  I'm gonna lose my mind..... my history keeps pulling me down."
(by Florence Welch)

 

從前, 在英國的叢林當中, 傳說出沒著一頭美麗的野獸, 她行蹤飄忽,  總是穿著薄紗洋裝, 一頭狂暴雜亂的紅髮(髮間卡有許多枯葉與樹枝), 腳下從不穿鞋但行動迅速, 時常在樹叢中偷窺著人群, 許多人都曾經指認過有這麼一頭動物的存在, 而且特別指認她的歌聲: 悠揚, 神秘, 而且令人心碎

直到有一天, 獵人們捕獲到這匹野獸, 驚豔於她的歌喉, 於是便將她運來市區, 將她的紅髮梳整齊, 戴上頭飾, 將她的薄紗洋裝換成華麗的絲綢禮服, 綴滿晶瑩閃耀的珠寶以及亮片, 訓練她, 令她不再舞台上怯場, 幫她上妝, 讓她的容貌光鮮亮麗, 當她在台上首次亮相時, 人們目不轉睛的瞧著眼前這頭美麗的生物, 以及她身上華貴而富具質感的奘扮, 舞台下竊竊私語, 直到她開口的那一刻

那是一種永遠也無法被馴服的嗓音, 無論披上再昂貴的衣著以及配件, 都只能襯托出自她胸膛流瀉而出的音樂是多麼的獨特, 嘹亮, 原創性與說服力十足, 只屬於野地

 

這就是當我聽完<金色慶典>時得到的感覺, 這是一張具有製作成本的專輯, 充滿企圖與質感, 與兩年前那張剛出道的Debut Album 有著規模上的差距, 但是不管在作曲上還是演唱方面, Florence與創團夥伴Isabella 依然很成功的保有那種專屬於她們的特質, 製作人Paul Epworth 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彈性空間, 才很幸運的沒有造成另一個"第二張魔咒"之下的犧牲品

先來談談缺點, 就樂迷與聆聽者的角度而言, 這是張很棒的專輯, 但是就商業市場而言, <金色慶典>具有兩個非常大的致命傷, 第一是她並沒有一首足以強而有力的第一主打, 這似乎是他們的常態, 因為即便兩張專輯都迅速的在英國當地取得白金地位, 但是Florence + the Machine 卻從未取得過任何冠軍單曲, 甚至前十都十分勉強, 第二點是她沒有適合擔當開場曲的曲目, 這點倒是比較弔詭, 因為確實不常有這種狀況發生, 相反的, 適合在這張專輯裡壓軸的曲目倒是不少, 或許這是在暗示這張專輯不需要任何譁眾取寵的手段的一種方式吧

的確, 把專輯拆開來講, 裡頭好料真的不少, 而且不太需要經過多次的聆聽才能與她對上頻率, 舉例來說, "Spectrum"這首爆發力十足的快歌應該很少人不會一聽就愛上吧?

但是有些現象還是值得提出來好好思考一下, 對於許多從第一張專輯<Lungs 肺腑之言>就愛上她們並且一路跟隨至此的樂迷來說, 其中不難發現大家最喜歡的豎琴伴奏似乎減少很多, 而且往往退居比較不顯眼的聲部去了, 這對我來說也是有點可惜, 因為我真的好喜歡豎琴帶來的那種感覺, 好像真的能跟他們跑到叢林裡的空地開Party 似的


說到開Party, 想要形容並比較這兩張專輯的不同還有一種方式, <Lungs>給人的感覺完全可以被"Rabbit Heart" 的MV給呈現出來: 一群穿著古裝的男男女女們在草地上跳舞, 唱歌, 嬉戲, 到處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花朵, 衣服上, 桌子上, 地上與手裡, 然後還外加進行著一些奇怪的小宗教儀式


florence_video_photocredit_ALEXLAKE11.jpg
(這群人看起來真的玩得很開心啊.....) 


<Ceremonials>的氛圍並不同, 好像把整個"奇怪的小宗教儀式"升級到異教聚會的等級一樣, 當然了! 專輯名稱就已經明確跟我們提示過了, 這是一張有關更深層探討的專輯, 前陣子剛發表的"No Light, No Light" 的MV再次做出最佳寫照: 教堂, 唱詩班, 高樓, 但其中又不乏出現巫毒儀式以及地下宗教的元素(我另外必須承認Welch 跑起來真的很快.....)
 

Florence-and-the-machine-500x293.jpg
(
唱詩班的小朋友們接住了從天而降衝破彩繪玻璃的Welch)

 

整張專輯的情歌數量並不多, 大部分都著重於哲學探討的質問, 我並沒有特別去研究過歌詞的內容, 但是用聽的大致上可以發現如此趨勢, 個人最喜愛的結尾曲"Leave My Body" 更是無庸置疑的表明了這一點: 

".....我不求未來 / 我不在乎過去 / 除了一瞬間的清澈心靈 / 我別無所求

我將要遠離我的肉體 / 往更高的層次飛奔而去 / 我將要摒棄我的理智 / 我的過往卻不斷糾纏著我....."

我是說....這是何等空靈而優美的歌詞啊!! 雖然"出家"這個詞彙始終不停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但我認為, Welch 所追求的寧靜與精力的徬徨卻是更不售侷限的, 聽聽"Seven Devils"就不難明白

 

音樂與作曲部分, 根據PitchFork Media 的評論員Ryan Dombal 所形容, Florence + The Machine 似乎在這張專輯裡太急著(或刻意)想要營造出那種莊重的氣氛或者沉重的感覺, 導致重複模式不斷出現, 而且主唱的表現從頭到尾都太過於亢奮以至於美感降低, 我不曉得這是不是他們將本專輯的評分由<Lungs>的7.6分降至6.0分的原因(以主流音樂來說一樣很高了), 不過我倒想要持不同的意見

綜觀Wikipedia 上所列各家媒體雜誌的評分, 除了小氣鬼PitchFork 還有英國衛報之外, 通通不是持平就是上漲, 確實, <Ceremonials>的安排有些雜亂, 不再能像<Lungs>一樣精確的掌握住"個個曲目之間各有各的巧妙又不失平衡"這個重點, 十分可惜, 但是專輯的概念性卻是更加明確, 而且在製作成本的加持之下錄音配樂的編制可以說是豐富許多, 雖然諸如"Never Let Me Go"以及"All This And Heaven Too" 之類的曲目我不太清楚為何要在前奏加上幾秒鐘奇怪又不協調的音效, 但是同時也不得不承認"Breaking Down" 的混音確實非常成功, "What the Water Gave Me"的前奏真的很銷魂, 然後"Spectrum" 整首歌的節奏, 架構還有配樂使用部分都十分出色, 由慢到快的安排, 插電音效的裝飾, 再以招牌豎琴結尾, 每次聽到都會起雞皮疙瘩

不過我確實也感到相當可惜這張專輯中並沒有出現例如"Kiss With A Fist" 或者"Girl With One Eye" 這種簡直酷到骨子裡的迷你小品, 在這點上來說<Ceremonials>是單調了那麼一丁點

再說到Welch 的Vocal, PitchFork Media再次一語中的, 但依然同樣的略顯偏激, Welch 很用力的在詮釋這張專輯中的矛盾與徬徨, 但並不代表她沒有做好收放自如的演唱, 無論是慢歌或快歌, 都比起上一張專輯更能凸顯她出眾的演唱能力與源源不絕的丹田

Florence-The-Machine-598x350.png  

 網路上有人拿2011年最最火紅的Adele 來想要壓下她的表現, 說Welch 的唱功不及她, 但我倒想說那位仁兄並不了解狀況, 首先看看兩位歌手的噸位差距(無意冒犯, 我本身也是Adele的Fans啊!), Welch以近乎紙片人的身材, 能夠爆發出僅略輸前者的渾厚音量已經可以說是十分驚人, 再說到唱功, 我個人不認為Adele 有辦法, 也不適合演唱快歌, 是的, 她在靈魂樂的Vocal 表現包覆力十足, 同時滑順又脆弱, 會美得令人落淚, 但是Welch 時而飄忽時而鏗鏘的全面性歌喉卻能很恰當的引領她的樂團完全詮釋出專屬於Florence + The Machine 自己的風格, 而且在唱功上我認為兩者可以說平分秋色, 因此要說演唱的美感降低嘛.....我很難同意

<Ceremonials> 的整體表現相較起<Lungs> 有成長也有退步, 但是無疑的絕對是2011最有價值反覆品嚐的專輯之一, 無論是歌詞方面或者是音樂方面, 都再再證明Florence Welch 與她的樂團絕對不是One-Album Wonder, 然後當初能在英國專輯榜Top 40上纏鬥超過兩年也絕對不是偶然或者一時的風潮, 某些自稱"死硬派F+M樂迷"的人可能會從此抗議著"<Lungs>才是我們要的專輯!" , 但是我真的覺得這次Florence + The Machine 在由小樂團躍升成為國際知名樂團的過程中轉型得非常出色, 不但能保有原來的一番風味, 更能持續成長, 進步, 在原則之下毫無適應不良的問題, 而成果再明顯也不過了, 咱們再聽一次這張專輯就能夠明白

 

 

(以下內容為本站獨創的評分方式, 不了解或初次造訪的朋友可以參考"品碟賞析 -- 使用者指南" 一文當中的詳細解說......)

品碟評分:

吞嚥度:★★★☆

流逝感:★☆

黏性:★★★☆

上癮度:★★★



主客評分:

主觀評分: 7.9

客觀評分: 7.5

arrow
arrow

    The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